详细页面

高铁运营十周年通信信号技术发展交流会暨电务安全工作会在中国通号召开

发布时间:2019-10-12 作者: 来源:中国铁道学会通信信号分会 字号:

10月10日,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的统一部署下,中国铁道学会通信信号分会、中国铁道学会自动化委员会联合在北京组织召开高铁运营十周年—通信信号技术发展交流会。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目标任务,来自国铁集团工电部、工管中心、各铁路局集团公司,高等院校,各大设计院、相关企业等200多位领导及嘉宾齐聚北京,全面梳理、总结高铁运营十年来通信信号专业的发展历程,取得的经验和成就。本次大会由国铁集团工电部副主任覃燕主持。

覃燕指出,十年来,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可控,建设规模与运营速度均走在世界前列,高铁的建设成就有目共睹,成为展示中国改革发展新成果的“国家名片”;高铁通信信号技术也随之一同成长,成果璀璨。为贯彻国铁集团党组提出的“三个世界领先”:铁路网质量达到世界领先,铁路技术装备和创新能力达到世界领先,铁路运输安全和经营管理水平达到世界领先的目标,全面梳理、总结高铁运营十年来通信信号专业在标准体系、系统研发、产品制造、仿真实验、工程设计、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历程,更好的促进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技术的发展,我们委托学会举办了此次高铁运营十周年通信信号技术发展交流会。

覃燕强调,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更高的使命,我们要大力推动新技术研究的力度,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进自主化C3列控系统自动驾驶、联锁列控一体化、下一代铁路无线通信LTE-R等研究和示范应用,确保网络信息安全,不断提高装备智能化及自主可控水平,持续确保高铁装备安全可靠,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坚信,只要铁路行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就必将以自主科技创新的不断突破持续引领中国高铁在世界上“领跑”!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十年,中国高铁一定会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中国铁道学会自动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铁道学会通信信号分会顾问刘朝英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高铁十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总结并赞扬了高铁通信信号技术创造的辉煌,同时对高铁通信信号行业今后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中国铁道学会通信信号分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张志辉在致词中表示,高铁十年,是铁路通信信号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的十年;是铁路通信信号企业发展壮大的十年;是铁路通信信号人才辈出的十年。畅想未来,全体铁路通信信号科技工作者应该对标世界一流水平,坚持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以国际化、信息化、协同化为导向,携手并进,交融互鉴,共尽担当之责,为加快建成交通强国,为推动中国和世界轨道交通产业的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稳健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会进行了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来自高校、设计院、相关企业的7位专家分别从产品研发集成、工程设计、联调联试、运营维护、装备制造、互联互通测试、下一代通信信号技术展望等不同视角对相关技术进行了交流。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付刚做了“高铁通信信号系统技术和集成创新”的报告;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通号处总工程师沈志凌做了 “铁四院高铁通号工程设计之路”的报告;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号所系统综合试验部主任禹志阳做了“高速铁路信号系统联调联试技术的发展与展望”的报告;中国铁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电务处处长陈建译做了“京广高铁运营十年通信信号系统运用情况回顾”的报告;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唐涛教授做了“高速铁路列控系统互联互通测试研究与应用”的报告;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号所科研管理部副主任赵阳做了“下一代铁路通信信号技术发展”的报告。

在召开大会之前,为全面梳理、总结高铁运营十年来通信信号专业在技术标准、系统研发、新技术应用、工程技术、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历程,中国铁道学会通信信号分会、中国铁道学会自动化委员会联合向行业进行了论文征文,共收到参评论文300多篇,经专家评审,共评定出96篇优秀论文收录至《高铁运营十周年通信信号技术发展交流会论文集》,成为记录高铁通信信号技术发展的又一份珍贵历史资料和璀璨成果。

浏览次数:13013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